奔驰,仍在不断重新发明汽车
当行业,还在卷噱头、拼营销的情况下,上海车展开幕前夕,奔驰以一场“科技大秀”,拉开了其有史以来最强大的产品及科技总攻的帷幕。
4月22日品牌科技日上,奔驰推出了全新纯电长轴距CLA及全新Vision V概念车,向汽车行业宣告,奔驰的最强电动产品攻势已全面展开。
从MMA平台到VAN.EA架构,从两挡变速箱到神经形态计算等一系列黑科技,奔驰用百年造车经验构建的技术矩阵,让我们见识到了奔驰强大的技术储备。
正如北京梅赛德斯-奔驰CEO兼首席执行官段建军所说——百年造车没有捷径,走好选择的路,别只选好走的路。
01 史上最智能的奔驰
选择在中国发布全新战略车型,也赋予了其特殊意义——中国已从梅赛德斯-奔驰的“最大单一市场”进阶为“全球创新策源地”。
全新纯电长轴距CLA 就是这一转变的具象化产品,作为奔驰MMA平台首款国产开山之作,自然是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新车长宽高分别达到4763/1856/1469毫米,轴距2830毫米。相较于标准轴距车型,其轴距增加40毫米。
不过在奔驰看来,真正的豪华电动车,不能只是参数的堆砌,更应该是系统性工程能力的攻坚。
在电动车续航虚标成为行业痛点的当下,奔驰没有一味地通过加大电池包,来提升续航,而是通过能耗上的技术优化来解决续航焦虑。
全新纯电长轴距CLA 300搭载了85千瓦时的高密度三元锂电池,CLTC工况续航就能达到866公里,综合能耗低至10.9千瓦时/百公里。
为了自证其能耗表现,奔驰在高环测试场中进行过实测:在高环条件下,身披伪装、非最佳空气动力学状态的全新纯电长轴距CLA实测里程1071公里,百公里电耗仅为8.26千瓦时。
而且奔驰的工程师还按照法定最高120公里/小时时速恒速行驶进行了实测,里程仍然长达572公里。
这样的能耗表现,得益于奔驰将此前 VISION EQXX 概念车上的诸多能效科技的落地,比如采用了奔驰自研EDU2.0驱动电机,还配备了同级独有的两挡变速器。
齿比为11:1的一档专门用来起步,5:1齿比的二挡保证高速高效输出,既能在低速时释放高扭矩,又能在高速巡航时降低电耗,从电池到车轮的能量转化效率推至93%的行业天花板。基于800V架构,充电10分钟,CLTC工况续航里程可补充370公里。
另外,全新纯电长轴距CLA还是被奔驰官方认定为“史上最智能的梅赛德斯-奔驰”,最重要的一点是,作为首款完整运行奔驰自研MB.OS全新架构的车型,终结了传统豪华电动车上“硬件顶级、软件滞后”的尴尬。
这个架构好比车辆的“大脑”,将芯片到云端的架构深度集成到车辆中,并控制执行器和传感器,将车辆功能智能集成到用户界面中。
功能域分为智能座舱域、 自动驾驶域、车身控制域、行车与充电域等,各个域之间车载以太网通信速度提高到了10Gbps,同时支持软硬件解耦以及整车OTA。
强大的系统架构能力,核心在于芯片,MB.OS系统中也出现了行业顶流芯片——高通8295、英伟达DRIVE Orin芯片。
智能座舱采用的8295芯片,相比前代在相同的封装空间内,CPU算力提高 72%,GPU提高 91%,自动驾驶域采用NVIDIA DRIVE Orin芯片,单颗算力为254TOPS。
基于MB OS架构,已经有了两大维度的突破,分别是车机交互和辅助驾驶。
首先是车机交付助手,能够识别4种情绪,将AI从工具升级为“出行伙伴”,集成豆包AI大语言模型后,语音交互唤醒速度仅0.2秒,不仅能执行指令,还能感知情绪、主动关怀。
另外一个就是,奔驰首个全场景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MB.DRIVE,基于英伟达Orin X 芯片以及端到端大模型路线,硬件包括10个摄像头、5个雷达传感器、12个超声波传感器。
可以在城市交通中实现主辅路切换、进出环岛、调头、红绿灯识别、行人和自行车避让、无保护转弯、旁车博弈、上下匝道、过收费站、园区内部道路行驶等功能。
更重要的是,这套系统完全完全基于中国实际驾驶场景和驾驶风格以及中国数据训练的开发,投喂了大量的老司机驾驶的素材,因此更适应中国路况的博弈逻辑。
不同于其他友商,奔驰不仅关注功能,更关注人和功能之间的关系。
简单来说,奔驰坚持以驾驶者为主导的人机共驾路线,比如驾驶员可随时控制方向盘和车速,系统不会直接退出,更不会跟驾驶员抢方向盘;驾驶员控车力度越大,系统控车力度就越小,实现人驾与智能辅助驾驶之间的丝滑过渡。
02 奔驰仍在“奔驰”
百年造车经验下的奔驰,自然不可能只有当下的技术储备,在这场“科技秀”上,不仅有新产品,还有面向未来的创新技术。
与奔驰全新纯电长轴距CLA同台首秀的,还有基于 VAN.EA 纯电架构平台打造的Vision V概念车,是一款MPV车型。
如果说,全新纯电长轴距CLA是奔驰的当下之战,那么Vision V概念车则是奔驰构建了对未来豪华出行生态的前瞻。
以“私享贵宾厅”为理念的设计语言,颠覆了以往传统MPV的设计,首先车身尺寸达到了5486/2100/1892毫米,轴距高达3530毫米。
外观的前格栅上,有着3条横向排列的玻璃照明饰片,有近200个科技感十足的照明单元环绕镀铬边框,引擎盖下方的开放式车身间隙中,也配备了190个照明饰片,头灯下方的照明单元还兼具方向指示灯功能。
车内的空间,则是彻底贯彻了“贵宾厅”的理念,后排只有两个独立座椅,没有采用目前主流的航空座椅,而是躺椅的样式,采用高弹性管状坐垫填充结构,铝制卡扣将各个坐垫的管状结构连接起来,可以呈现出4种座椅形态,可做可趟可卧。
车顶及地板集成了7台投影仪,延展了视觉边界,侧窗还能化身为额外的辅助“屏幕”,共同构建360度全景数字体验空间。当音乐响起时,环境氛围灯可随音乐节奏变换色彩,另外还有65英寸的升降屏、42扬声器杜比全景声系统以及可化身国际象棋棋盘的中控台,给足了仪式感。
这个全新的VAN.EA纯电架构平台,不仅将全面扩充奔驰MPV家族体系,涵盖从高品质家庭出行、高端商务用车到拥有超大空间的移动私享豪华MPV,未来的梅赛德斯-奔驰MPV产品序列也将启用全新的命名,包含梅赛德斯-奔驰VLE及梅赛德斯-奔驰VLS。
基于VAN.EA平台开发的全新纯电MPV将于2026年起亮相,而且基于VAN.EA纯电架构平台打造的所有车型,都将搭载梅赛德斯-奔驰MB.OS全新架构及800伏电气架构。
奔驰面向未来,还剧透了一系列足以重新构建汽车体系的黑技术。
智能化时代,算力成为了电动车的另一大耗电来源,通过模拟人脑运作机制的神经形态计算,相比现有系统,可使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数据处理能耗降低90%,此前的VISION EQXX能效概念车就是全球首款应用神经形态计算的可合法上路车辆。
并且可对复杂多变的交通状况做出迅速响应,在能见度不佳的情况下,安全系统仍能准确高效地识别交通标志、车道线和其他交通参与者 ,还能在极短时间内精准识别驾驶者疲劳驾驶信号(如眨眼动作)。
另外还有全新逆变器,每个电芯均配备可编程逆变器,各逆变器均可不受电芯电量波动以及电芯健康状态的影响, 输出恒定800伏直流电压,电池包的组包和性能不再受电芯个体差异的限制。
有别于传统机械制动,In-drive制动系统将摩擦制动系统集成到电驱单元中,不再占用车轮内的传统位置,可以让能量回收和制动体感更舒适,不仅制动过程中可避免产生制动噪音,还能几乎无磨损、终身免维护。
此外,涂层仅5微米厚的新型太阳能涂层技术,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车辆提供额外续航里程,在11平方米的面积(相当于一辆中型SUV的表面积)下,在北京的光照条件下每年可产生长达14000公里的续航。
值得一提的是,在驾驶领域,奔驰即将量产线控转向技术,方向盘和转向车轮无需机械连接,驾驶者通过方向盘的转向反馈单元,向转向执行单元发送电信号,完成车轮转向控制。
这不仅可以有效消除转向柱传递的底盘震感,转向操控也更精准,还能为接下来的自动驾驶场景打下基础,2026年,梅赛德斯-奔驰线控转向技术即将量产上车。
而且有意思的事,奔驰还干起了城市交通解决方案的生意,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各种“专用通道”,让城市更加宜居。
比如在伦敦,建立设自行车“高速公路”和公共交通以降低交通压力,并采用集中式停车解决方案有机连接自行车、汽车和公共交通等多种出行方式;在深圳,建设垂直交通通道,城市内物流通过机器人和无人机实现自动化配送,跨城出行和物流运输则通过垂直起降飞行器实现。
而成型的时间节点则定在了2040年以后,或许在将来,真能看到奔驰之都了。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