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创业邦
近日,极氪V4极充兆瓦桩在上海车展首发,将电动车补能效率推向“油电同速”新维度。
作为全球首个量产单枪兆瓦级超充设备,V4极充兆瓦桩单枪峰值功率达1300kW、峰值电流达1300A,“双1300”的技术参数,刷新了行业参数的天花板,还带领全球超充行业跃入“单枪兆瓦时代”。
依托于行业领先的全液冷散热方案、模块化并柜技术,以及智能功率共享系统,首个V4 极充兆瓦站已经落地杭州,以1440kW总功率实现3台800V车型同时兆瓦级充电,场站功率调用率超 97%,破解多车充电降速的痛点。
从2021年首发V1极充桩到如今的V4兆瓦桩,极氪用了四年时间,完成补能“参数领先” 到“生态构建”的跨越。
单枪兆瓦超充桩
解决补能焦虑
极氪V4极充兆瓦桩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双1300”的技术参数。
作为衡量充电桩性能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核心指标,V4极充兆瓦桩的峰值电流高达1300A。与充电功率直接相关,电流越大,单位时间内传输的电能越多。这也让V4极充兆瓦桩单枪峰值功率达到1300kW。
同时,相比于双枪,单枪的设计更具使用便利性和车型兼容性。
这两项参数意味着,V4极充兆瓦桩将刷新单台汽车充电速度,并覆盖更多车型。作为全球首个量产的兆瓦级超充设备,V4极充兆瓦桩的出现标志着行业进入“单枪兆瓦时代”。
但打造兆瓦桩,在峰值功率等参数下功夫并不够。
因为大功率输出会导致电流过高,线路过热等问题,散热方式将直接影响设备性能、安全性、使用寿命,更需要关注。当前,充电桩多采用风冷散热或半液冷散热,导致了充电桩功率输出的上限受限于散热效率。V4 桩采取的是行业领先的全液冷方案,单站最高承载10个兆瓦液冷终端,确保高功率输出的稳定性。
在空间效率方面,V4极充兆瓦桩采用模块化并柜技术,让单站占地面积较上一代方案缩减61%,大大提升空间效率,在寸土寸金的城市核心区实现 “小空间大能量”。
当前,首个V4极充兆瓦站已经落地杭州聚光中心。
该场站总功率可达1440kW,是行业内单体功率最大的场站,支持3台800V平台车型同时超快充,解决了多车充电时的功率分配的难题。
支撑这一突破的,是极氪V4极充站的兆瓦桩布局和智能功率共享技术。
不同于传统场站高低功率混合布局,极氪V4极充站站内每个车位都配置兆瓦桩,让用户的找桩体验不再像开盲盒,实现“人找桩”到“桩服务人”的跨越。
为了确保多用户的体验,V4极充站以电网供电为主,配储扩容为辅,通过技术协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有效缓解电网负荷压力问题,并提升电网稳定性。
此外,V4极充站还通过智能场站级“功率池”动态调度,实现多车无差别快充,推动超充从参数噱头走向普惠体验,为新能源补能网络树立“桩桩能战、车车能快”的新标杆。
场景体验升级
助力极氪抢占先机
在充电效率上,V4极充兆瓦桩正颠覆用户体验。
在极氪007GT、极氪7X和领克Z10三台800V车型同时充电情况下,V4极充兆瓦站用时8秒实现三车充电功率均突破360kW,总功率超1300kW,最高可达1403kW,场站功率调用率超97%,实现整站功率充分调用,让功率所见即所得。
这让电动车补能效率逼近燃油车加油,实现“油电同速”。但在角逐“油电同速”的新能源补能赛道,除了超充,还有换电。两大路线呈现技术分野。
换电模式在出租车、网约车等高频使用场景效率较高,但依赖专属电池规格和重资产布局,兼容性与灵活性受限;超充的普适性较强,像极氪 V4 桩就是行业首批支持2015+充电协议与国家级3C设备认证双项背书的产品,支持市场上大多的800V车型,不局限于自家产品。
但超充路线对充电桩功率、布局密度提出更高的要求。
2024年3月30日,《电动汽车公共充电站运营管理服务导则》正式发布,该服务导则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发起,极氪能源牵头起草。其中服务导则明确指出,单枪峰值功率≥360kW的充电设备为超快充,相比行业竞品峰值功率大多为200-500kW。2021年发布的V1极充桩已经达到360kW,如今V4极充兆瓦桩的1300kW实现“跨代际领先”。
在布局密度方面,极氪能源正在布局“千站万桩”。截至2025年3月31日,极氪能源自建充电站1536座,7837根充电桩,覆盖全国183城。在V4极充兆瓦桩的加持下,极氪充电站将成为城市公共超充网络的骨干节点,为品牌积累公共基础设施口碑。
实现“油电同速”是行业趋势,但超越“油电同速”是极氪能源在next level的体现,将用单枪兆瓦极充体验+智能化充电体验开启充电3.0时代。其中,“极智充”产品是极氪能源将补能深度融入智慧生态的证明。
区别于传统充电桩的 “扫码启动” 模式,“极智充”将千里浩瀚智能安全辅助驾驶系统与800V超快充生态有机结合,实现车辆在有监管情况下辅助驾驶至自动充电车位,由充电机器人完成充电,实现智能便捷的充电体验。
具体而言,用户在续航不足时可以通过车机导航至极充站寻桩,系统自动预热电池提升充电效率;抵达后车机直连地锁,无需手机即可完成“降锁-充电-支付-离场” 全流程。这种 “去手机化” 体验,让充电比加油更方便。
要实现更高效、更便捷、更智能的充电体验,对应的正是极氪“高功率+开放性+智能化”组合拳,极氪能源正在证明:超充并非简单的功率堆砌,而是需要技术、产品、生态的协同进化。
极氪凭借在超快充领域的先发优势,已在高端市场构建起难以复制的体验壁垒。
“车-桩-站”技术闭环
打造差异化竞争布局
“面对日益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吉利控股集团始终保持战略前瞻。去年发布的《台州宣言》,核心便是‘战略聚焦’,”极氪科技集团CEO安聪慧曾表示,集团形成了吉利汽车集团和极氪科技集团两大汽车业务主体。
极氪科技集团整合领克、极氪双品牌,面向高端豪华市场,明确 “成为新能源时代BBA” 的战略目标。
而V4极充兆瓦桩,正是战略的关键落子。
领先于行业两年,极氪自创立以来就提前布局了超快充补能体系。2021年,极氪发布的第一根充电桩已经是800V超快充。从2021年首发V1极充桩到2025年全球首发V4极充兆瓦桩,峰值功率从360kW演进为1300kW,在参数上一直领先行业。
V4极充兆瓦桩战略价值,远不止于补能效率的提升,更在于与 800V及其以上的高压车型、SEA浩瀚架构、千里浩瀚智能安全辅助驾驶系统形成的技术闭环。
回顾极氪1.0阶段,“3个800”全生态解决方案是极氪坚持差异化路线的具象体现。这“3个800”代表了既有800V的车,也有800V的电(动力电池),更有800V的网(补能网络)
一方面,基于全栈800V高压系统的开发,第二代金砖电池支持5.5C超充,配合V4极充兆瓦桩的1300kW输出,实现“桩端-车端-电池端”的效率最大化。有关数据显示,搭载金砖电池的车型在极充桩上可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可增加440km。
另一方面,极氪自建800V超快充桩保有量处于行业领先。截至4月,极氪极充站达897座,极充桩4295根。到2026年底,极氪极充桩保有量预计达到10000根,每根桩都满足800V平台车型的超快充需求。
这种补能布局,直接打消用户对电动车长途出行的续航焦虑,为高端用户提供了 “出行自由” 的终极解决方案。
技术协同,标志着极氪的新能源补能从功能性满足跃迁为体验式服务。正如BBA当年用4S店网络构建起的服务壁垒,极氪通过差异化技术构建起的补能生态壁垒。技术与车型平台、用户场景、品牌定位的深度融合,是豪华出行体验的有机延伸,是品牌高端化战略的基础设施护城河。
这也让超充技术,不再是单纯的功率竞赛。
极氪用V4极充兆瓦桩构建的补能网络,为中国品牌冲击高端市场,撕开了一条技术与生态并重的破局之路。
0 条